哈奇乐教育专家 阚吉莹
关于“哈奇幼幼园” “哈奇幼幼园”,这是哈奇乐教育专家阚吉莹提出的一个专业名词,特指0~3岁的全日制、半日制婴幼儿教育机构,和3~6岁的幼儿园对应。幼幼园+幼儿园=幼稚园(0~6岁)。 和“幼幼园”相近的名称,“日托中心”是个舶来品,“早教中心”的服务面太窄,“托儿所”给大家的感觉是环境、教育品质有点低,“婴儿园”发音不如“幼幼园”自然。 近年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婴儿全日制教育大发展需求,杭州哈奇乐教育在一批国内外幼教专家,尤其是台湾同业的支持下,全力推行“哈奇幼幼园”教育体系,在国内影响力逐渐增大。
入园难背后掩藏的入托难 从2008年底开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节节升高,入园难也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逐步下移,席卷全国。 对大中城市的幼儿园来说,已经不存在招生问题;尤其是公办园,问题只有“难入园”。经常有某某幼儿园宣布,提前半年或一年学位预定一空的消息。 2016年《中国教育报》评选的年度幼教十大新闻之一:二孩时代防“幼儿园荒”,2021年全国预计缺口近11万所。 而掩藏在入园难背后的,更是入托难。 因为“入园难”,公办幼儿园及很多民办园,被要求只能招收3周岁以上孩子;民办园里招收2~3岁的,教育质量乏善可陈;本就寥若晨星的托儿所,普遍只收2岁以上;早教中心又高处不胜寒,服务面太窄,杯水车薪。 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我国近几年每年1600万新生儿,2020年我国0~6岁儿童人口预计达1.1亿人。 多达几千万3岁前尤其是2岁前的宝宝,比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多得多的入口,只能放在家里,由老人、保姆看护,专业化水平低,家庭压力大。对一个国家来讲,是多么无奈,也是多么值得努力的一件事啊。 2016年“两会”,许多代表呼吁重建中国托儿所体系。 现实中,国内远在天边的少数托儿所,大都是历史遗留产物。想新办托儿所,非常困难。 而阻碍托儿所发展的“政策坚冰”,恰恰是没有政策,没有主管部门。 没有人对如何办托儿所负责,在中国的语境里,就意味着不允许办托儿所。 除了拐弯抹角的曲线救国,想堂堂正正办托儿所,常常面临非法的境地。 哪些人需要幼幼园? 有许多人担忧孩子早入园的利弊,网上也有许多资料举证早入园的弊端。 宝宝多大适合入园? 这其实是个伪命题。 在美国,宝宝满四周即可全日制入托,因为这对低收入人群是刚需。 在台湾,宝宝满三个月就有入全托的。 是否早入园,关键是哪种方式更加利于孩子发展。 对儿童最有利、对儿童生活最重要、保护他们免受伤害,比家庭更好的就适合。 国内许多全家经商的人士,对幼幼园的需求非常急迫。相对于商场、市场、店铺,哈奇幼幼园无疑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2015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84.1万对,年度离婚率31.36%。婚姻危机背后,越小的孩子受到的伤害越大,大量的孩子需要一个安全的避难所。相对于充满打骂、对抗、冷战的家庭,哈奇幼幼园要更加温暖。 2016年各地计生条例修订后,各省份女职工可享受的产假为128天至190天不等。广东产假上调至178天,剖腹产可休208天;重庆女职工经单位批准可休至子女一周岁。 教师、医生、公务员、企业白领等人群,对孩子教育期望高,对保姆、老人带孩子不放心,更愿意交给专业机构。哈奇幼幼园刚好可以对接产假,让妈妈放心回归工作岗位。 更不提众多的新生代父母,与上一代人的教育理念相差甚远。家庭因为育儿理念造成纠纷不断,不如送给专业机构省心省力。 时代呼唤哈奇幼幼园!
现有早教不能满足需求 在中国已经发展近20年早教行业,因为下列局限,愈来愈不能满足当下的育儿需求: ◆管理方面,政出多门,缺乏安全管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不规范; ◆运营方面,风险大,投资人牟利冲动,品质参差不齐; ◆服务方面,小时制不能解放家长,不能满足家长需求; ◆环境方面,场地空间小,功能单一,娱乐性大于教育性,质量低; ◆师资方面,专业化水平低下,鱼龙混杂,容易误人子弟,急需提升; ◆课程方面,质量参差不齐,生成性差,比较机械,囫囵吞枣…… 今天的中国家庭,除了看护宝宝之外,更关注教育质量,关注早期教育专业机构对家庭的指导。 法国政府2015至2016年“对抗贫穷、支持社会融入”计划证明,低龄儿童入学可以有效阻断代际传递,促进学业成功;年幼的孩子会很好地建立联系,学会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学会分享和与他人共同生活,按照自己的节奏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相互排斥和相互喜欢。为此,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提高0~3岁宝宝入园率。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关于儿童与教育部分中指明:“为0~3岁儿童及家庭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
期待政策坚冰尽快被打破 回到原点思考,幼儿园、托儿所为什么能够发展? 因为专业化的托幼体系解放妇女、解放劳动力,比家庭托管更节约人力,效率更高,更科学。 现在的入托难,主要表现在办证难。没有对口部门管理,想规规矩矩做事也报国无门。 因为办证难,0~3岁幼幼园的真实需求被大大压制了。 而资本的力量暂时还忙于在3~6岁的幼儿园领域攻城略地,没有顾及0~3岁的幼幼园领域。 当2017年9月1日开始,营利性幼儿园归属于工商管理。从规范管理和扩大税基等方面考量,幼儿园办证难将取得突破,大量“黑园”合法化。全国现有的24万所幼儿园的总量,将会很快突破30万所,乃至40万所。 与幼儿园类似,营利性的托儿所,也必将纳入工商的视野。 当办证难的政策坚冰被打破,0~3岁尤其是1~3岁的哈奇幼幼园需求必将被释放,哈奇幼幼园将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本文数据来自国务院、国家统计局、卫计委、教育部等部门的公开资料) |
|联系我们|网站荣誉|加入团队|免责声明|中国教育论坛
( 闽ICP备13009482号 )
GMT+8, 2025-5-4 09:11 , Processed in 1.0556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Theme bychinaedubbs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