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四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专家访谈录 7月18日,2017第四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在西安落下帷幕。至此,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累计有660余家高校派出近5000支代表队参赛,共提交创意作品近2500余件,已成为全国工科类院校公认的虚拟仪器领域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 目前,中国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但面临大而不强的局面。2017年伊始,教育部提出“新工科”的概念,旨在从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的顶层设计来进行工程教育改革。如何使这一理念落地?校政行企怎样合作才能更好地助力中国新工科人才的培养? 就上述问题,本届大赛主办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方西安理工大学,协办方美国国家仪器(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有限公司的嘉宾代表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浪网、中国科学报、中教全媒体、北京教育播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对话嘉宾: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 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胡晓东 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刘军 NI亚太区市场总监Ryota
Ikeda NI客户培训经理Steve
Summers NI中国院校计划经理潘宇 关键词一:协同 记者:目前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加强政府、学会、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 胡晓东:2016年中国正式签署华盛顿协议,这个协议是国际上多个工程教育互相认可的协议之一,成为该协议的会员是中国工程教育的一大里程碑。工程教育的认证工作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仪器类专业成立了试点工作组,挂靠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我认为高校和学会是一个很紧密的共同体,可以共同推动大学的工程教育认证。认证强调的是理念的转化,打破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格局,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以后的发展。无论在转变理念,还是在重构教学体系,或者是设计实践环节,都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 吴幼华:学会是学科引领、科技研发、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统管210家学会,包括理工农医及交叉学科,其中工科类的学会有60多家,占近三分之一。国家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目的是推动工业制造领域发展,向制造强国的方向迈进。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一直倡导融合七大资源——“政产学研用媒金”,即政府、产业、学校、研究所、用户、媒体、金融,希望可以助推创新工程人才的培养。 Ryota
Ikeda:作为一家工业企业,我们希望通过构筑一个平台把政府和高校的生态系统建立起来。这个平台以在座的各个组织单位为核心,可以把学校、研究所及广大的用户连接起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新工科的理念,这一理念怎样落地呢?大家都在摸索之中。 我们希望全国虚拟仪器大赛可以成为支撑这一理念落地的有力抓手,目前一共举办了四届,涌现出许多创新的作品。在本届大赛上,不仅有好的想法,还出现了许多具有社会价值和工业应用价值的作品。NI会不断地推行这样一个方向,把学生的培养和工业的影响力结合起来。 潘宇:我接着Ryota
Ikeda的回答做一个简要的补充。今年的全国虚拟仪器大赛,我们更侧重于服务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一些需求,比如在软件组作品的导向上倡导“互联网+”战略和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大赛上出现了许多真正服务人们实际生活的作品,如老年人关爱、医疗康复等,学生把更多的社会价值融入到作品中来。另外,大赛新增了前沿工程应用组和职业技能组,不仅考虑到国家战略,也考虑到了产业的人才缺口。从作品和师生的反馈来看已经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效果很好。今后,希望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与高校、学会联系地更紧密一些,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关键词二:开拓 记者:截至今年,全国虚拟仪器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胡晓东:目前,中国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比以往要重视很多,全国虚拟仪器大赛也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以本次大赛为例,涉及面很广,理工农医人文都囊括其中。学生呈现的作品紧紧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比如说有深度学习、机器人、真材制造等多个领域。参赛学生以本科生居多,虽作品稍显稚嫩,但在创造性思维方面比以往要强烈的多,这点非常可贵。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学生往往不敢想、不敢多想,现在高校通过方方面面的措施来引导和鼓励学生创新,把他们的意愿激发出来。大赛是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参与进来,能够培养自信,使他们敢于创新。 关键词三:生态 记者: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NI在中国最早开展了“院校计划”,这一计划的核心是什么?怎样落地? Ryota
Ikeda: NI在全球有全球计划,在中国有中国院校计划。这个计划的设立和我们公司的使命有关,即希望这个平台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加速创新。在教育领域,我们有自己的一个哲学理念叫做Do
Engineering(做工程),工程教育应该来源与动手实践,这点和中国推行的新工科、创新创业理念等都不谋而合。 潘宇:中国院校计划已经有15年的历程,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大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在赛事之外,NI和院校的合作也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环节,会针对大一新生开设工程导论类的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工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像通信、电子、机器人、自动化、测控等相关的学科,二年级和三年级都有相应的配合老师进行课程和实验的积累。NI会和老师一起探索如何通过新兴的教学手段如混合式教学,来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我们还在全国各高校设立了四五十个俱乐部,学生可以在里面学习先进的软件和应用平台。不仅如此,我们还与高校共建了多个高端实验室,涉及轨道交通、通信、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总之,希望通过与院校在不同方面的紧密合作,培养出新工科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四:开放 记者:目前大赛的主要面向人群是在校大学生,但也有许多中学生非常关注这个大赛。未来是否考虑向更多的社会人群开放? 吴幼华:我们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培养人才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工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其实高中生就是一个很好的群体,在文理分班的时候一些选择理工科的学生基本上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就应该做好跟踪。怎么跟踪?科普活动、科创大赛都是很好的方式。所以,我们今后会鼓励职校生和对工科感兴趣的中学生加盟到大赛中来,可能他们的基础和本科生、研究生相比有些薄弱,但是要保证参赛渠道的畅通,不错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启蒙期和关键期。 关键词五:创新 记者:本次大赛在西安理工大学举办,为学校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学校目前在新工科建设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刘军:大赛表面上看是一项活动,但背后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十分显著的。通过组织比赛,为师生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学习机会。全国各高校的师生带着作品来,对学生的培养、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与教学中的实践方式相比,大赛具有自主性、合作性、完整性、竞争性等多个特点,可以弥补常规教学中的不足。 随着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对高校人才尤其是工科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要求下,高校坚持以新的工程理念为引领,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体系的重构为具体措施。 在我看来,新工科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行动。我们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持续改进为关键,来推动我们学校工程类教育的改革。从2010年开始,全面启动工程类专业的认证工作,已经有7个专业通过了工程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了评估。这使得我们工程专业体系的重构、质量文化的进一步完善及目标达成贯穿到我们的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关键词六:热情 记者:除了在中国举办虚拟仪器大赛,NI还一直组织全球图形化系统设计大赛。在全球性的赛事中,中国选手表现如何? Steve
Summers:在全球图形化系统设计大赛中,中国是提交作品最多的一个国家。尽管我们是一家美国公司,总部在美国,主要在美国本土做一些市场推广宣传,但我们发现,无论是项目还是论文,中国提交的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非常高。在两个月前的NIWeek上,浙江大学研发的基于NI软硬件平台的“赤兔”机器人获得了NI工程影响力最高奖项。 我们举办全球图形化系统设计大赛的初衷是把全世界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去展示他们在工程创新领域的具体应用。未来医疗领域、新能源、信息宇航等各个领域的工程师有可能从这些在校生中诞生。我们希望借助比赛的方式来吸引这些学生,让他们对工程领域保有持久的热情。 有别于全球大赛,NI对全国虚拟仪器大赛的选手们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平台支持。在中国,我们发现院校和老师都在全力地支持这个比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选手在世界舞台上表现突出的一个原因。 |
|联系我们|网站荣誉|加入团队|免责声明|中国教育论坛 ( 闽ICP备13009482号 )
GMT+8, 2024-11-1 08:00 , Processed in 1.50326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Theme bychinaedubbs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