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国教育论坛 首页 社会 查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认知调查

2018-6-21 18:14| 发布者: chinanews| 查看: 156| 评论: 0

一、调研背景:

本调研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生认知调研》课题项目,于2017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立项,课题负责人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车凤老师。车老师自2013年起在校为学生开设《儒道经典与人生智慧》通识课程,该课程于2016年被中央音乐学院纳入教学体系,对全校本科、研究生及博士生开放。

二、调研目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了解青年学生对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了解和认可程度,具体的关键词为仁、义、礼、信、恕等,通过设计一些具体生活场景的形式,考察被调查者的观念倾向和基本态度。由于人的知与行并非百分百统一的,认知和行为有时会出现一定的错位。即使这个调研并不能和生活中出现这些具体情况时学生们的真实做法完全等同,至少从态度和原则上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查的方式为在线调查和面对面访谈两部分,在线调查中被试者通过手机客户端填写和提交,面对面访谈部分访谈人数总共100人,由被试对象先现场答卷,然后由课题组成员与其进行一对一问答。

调研时间为2017年12月2日—12月17日。数据整理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3月,数据分析的时间为2018年3-4月。

课题组成员:车凤 曹颖新 徐鹏飞 马英华 傅丹阳 杨谷子 尤泽英 叶良羲

四:问卷特点:

1, 题目设计的考量

大学生群体所受的关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通常来自于家庭、小学和中学及社会,我们希望了解他们对于经典文本有过怎样大致的接触,儒家倡导的人格修养对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有影响,最好的方式就是情境模拟,所以大多数题目采用的是这种形式。题目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答题时间长短适宜,语言表述尽量简洁,选择和作答比较便捷。所以基本上没有需要输入文字之处,全部是选择题,单选和多选搭配呈现。

另外,由于选择题给出的结论会相对粗放,我们又在在线调研后安排了一对一的访谈调研,由课题组成员约谈被试对象,现场作答,并且详细记录,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细节考量。比如“传统价值观方面,是否有家庭成员对你产生了影响”,访谈环节就可以了解“哪位家庭成员”“如何对你产生影响”这种细节。

2, 被试受众基本情况

被试受众全部为在校就读的大学生,其中北京高校占85.12%。被完整填写、成功提交的有效问卷总数为1147份,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有848份。绝大部分为微信中直接点击作答。其中人文类专业学生529人,占比46.12%,理工类学生618人,占比53.88%;本科生1091人,95.12%,研究生及以上56人,占比4.88%;男生323人,占比28.16%,女生824人,占比71.84%。被调查者中,上大学之前生活在城镇的同学有778人,占比67.83%,生活在乡镇(乡村)的有369人,占比32.17%。被调研对象中,有789人认为家庭成员对其有过传统文化方面的影响,占比68.79%,358人认为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方面,没有受到过来自家庭的影响,占比31.21%。

五、调研结果分析:

1,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可和接纳度还是很高。

比如,第7题是从对经典读本的基本认知进行的考察,数据显示,对于《三字经》和《论语》,学生整体的认知度较高,分别为69.14%和80.47%,在访谈中得知,熟知《论语》主要是因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关篇目的收录。而认知度最低的为王阳明的《传习录》,总共只有2.96%的学生选择了比较熟悉它。

题目:以下经典你比较熟悉的有:[多选题]

第13题从题目设计的角度是想考察学生们对于孝的认识,例举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境,就是为生病的父母捐献器官。有49.69%的学生选择了“当身体状况允许时会捐”,41.15%的学生选择了“一定会捐,毫不犹豫”,总体比例很高。

题目:当父母身患疾病需要你捐献器官时,你会怎么做?[单选题]

2,从性别差异对答题的影响来看。

第19题的选项很明显地体现了性别差异,选项2“上前制止歹徒”中男生选择的比例高达25.08%,不管这种选择与事实是否存在差异,至少从“理”的层面,男生让我们看到一种勇气和信心:

题目:下了晚自习,你走在夜路上,正好遇见一个歹徒对一个女孩子图谋不轨。你的位置很隐蔽,歹徒和女孩子都没有发现你。此时你的选择会是:

第20题我们从题目的设计上想考察的是儒家思想中的“恕”道,男女生在选项一上出现了一些差异,,男生选择“投诉”的比例为15.17%,女生为7.89%。男生的原则性似乎更强,比女生的“投诉率”更高。

题目:假设你订了一个外卖,但骑手送餐超时半个小时,你会投诉他吗?

3,不同的生活背景(城市和乡镇)所造成的细微差异。

第17题中,我们例举了生活中的一些习惯,主要关乎自我管理,这其中有两个选项,不同背景的学生有一些差异化体现,有31.62%的城市背景的学生选择了能做到“不熬夜看小说、追剧、打游戏”,有37.67%的乡镇背景的学生选择了该选项。另外,有23.39%的城市背景的学生选择了“学习过程中能控制自己不玩手机”,而有30.08的乡镇背景的学生选择了此选项。这两项关乎自我控制和管理的考量中,乡镇背景的学生比城市背景的学生做得都要更好一些。

题目:下列行为中你能做到哪些?

第23题从题目设计的角度,是希望了解学生对于儒家“孝道”思想的一种认可度,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对此的答案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差异,有29.18%的城市背景的学生选择了完全认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而高达39.84%的乡村背景的学生选择了此项。相应地,选择不认同这句话的城市学生高达22.88%,而乡镇背景的学生只有14.09%选择了不认同。

题目:对于《孝经》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你认可吗?

4,人文类和理工类不同学科背景显现的差异。

第19题题目设计的初衷是想测试学生对于生活中的非正义行为会有怎样的态度,从数据反馈上看,理科生似乎更加具有行动力,12.94%的理科生选择“上前制止,试图制服歹徒”,7.56%的文科生选择了这一选项。这种假想的情境,即便与真实情境下人的选择不完全一致,也至少反应出了人的一种基本态度和判断。

题目:下了晚自习,你走在夜路上,正好遇见一个歹徒对一个女孩子图谋不轨。你的位置很隐蔽,歹徒和女孩子都没有发现你。此时你的选择会是:[单选题]

第21题设计的初衷是希望了解学生的“志向”,文科生中34.97%选择了“我有自己明确的志向”,理科生选择这一项的比例是26.70%。

题目:王阳明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关于立志,以下说法你认同的是:[单选题]

第29题从题目设计的角度是想考察学生的基本生命态度和世界观,令人有些意外的数据是关于“我对现在的生活感到苦闷厌倦”这个选项,有27.6%的文科生选择了这一选项,而只有19.42%的理科生选择了这一项。这其中并不能简单地说文科生比理科生悲观,也有可能是因为理科生忙于学业压力,不太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当然,这是一种猜测。总体上看,6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积极的对生活满足和感恩的态度。

题目:下列说法中符合你的现实情况的是:[多选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QQ|联系我们|网站荣誉|加入团队|免责声明|中国教育论坛 ( 闽ICP备13009482号 )  

GMT+8, 2024-3-29 05:16 , Processed in 1.0600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Theme bychinaedubbs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