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国教育论坛 首页 社会 查看内容

书评||“为老而尊”的道理,让这些外国留学生演明白了

2019-3-6 09:44| 发布者: chinanews| 查看: 164| 评论: 0

  作者:王玉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将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当代生活联系起来的呼声越来越高,《论语微言》系列丛书应运而生。这套丛书旨在将弘扬文化的使命和信息化潮流结合起来,利用AR技术、以动漫故事形式解读、传播《论语》。

  已出版的系列从书主要针对未成年人,所以用童话故事阐释《论语》语录。如为了表现“为仁之本”这个主题,就通过小羊和小虎在公交车上碰到牛奶奶让座需求的不同表现,深入浅出地向小朋友传达“孝敬”是“为仁”的基础,要把对亲人的爱扩展到他人的道理。

image.png

  随着《论语微言》系列丛书影响的持续扩大和团队经验的不断积累,去年十一月、十二月,项目组举办了国际版《论语微言》的创作比赛,以中国学生为故事编导,以高校外国留学生为参演人员,共同编创现代故事,并通过微话剧和短视频两种形式进行表演,从而为《论语微言》2.0版打下基础。

  笔者有幸带领几位留学生组建团队,参与了此次比赛。我们选择了从《论语·乡党》中提炼出来的“老者先行”主题来编创故事。该主题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尊老敬老观念。“尊老敬老”其实是一种普世价值,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有尊老敬老的理念。但是各个国家对于这个理念的表达方式和理解还是有一些差异存在的。比如中国传统的敬老观念,不仅仅是指照顾长者的身体情况,更重要的是尊重长者的学识和智慧,但这一点并不被外国友人充分理解。

  另外,在我国称呼别人“老大爷“”老奶奶”都是很正常的,而对于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来说,则不能理解,甚至难以接受。因此,我们便以这些中外关于对“老”的理解差异为切入点,进行了“老者先行”的微话剧创作,剧名为《为老而尊》。这个名字巧妙地仿用了成语“为老不尊”,仅仅一字之差,便传达出完全不同的理念。

image.png

  而演绎《论语》作为传播儒家文化、孔子思想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在传播我们敬老尊老理念的同时,也要加入一些留学生对于中国“尊老”观念的不同理解。

  我们的话剧通过讲述一位女老师带领留学生看画展遇见一位年长的画家,因跨文化交际冲突而引发的一系列尴尬又有趣的故事,努力体现我们对文化融合的思考。

image.png

  比如,我们称呼老师一般为“姓+老师”以示尊重,比如说宋老师,李老师,周老师等。而对于大部分英语国家,直接称呼“老师(Teacher)”是一种极其不礼貌的称呼,因为此时的“Teacher”仅仅代表的是一种职业。更为得体的称呼是“Miss+姓”,“Mrs+姓”等。

  在中国还有一种是称呼“姓+老”。一般是称呼“在某些方面很有成就,有道德有地位的较为年长的人”。而在一些西方国家,称呼别人“老”是一种万分不妥的行为。这一部分也是极易引起文化冲突的部分。

  因此在故事中,留学生一开始称老师为呼“Miss宋”,但随着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深入,他们改变了对老师的称呼。而留学生对画家的称呼也经历了从“老王”到“王老”的变化,同样体现了中国敬老文化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的一些交际场景中,比如餐桌礼仪方面,长者一般坐在尊位,用餐时更是要长者先动筷,小辈才可以动筷。而在进入房间、电梯等场所,我国一般为“长者优先”,而西方多为“女士优先”。因此在话剧中便出现了留学生同学让女性的“宋老师”先就坐,而忽略较为年长的“王老”的行为。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通过“宋老师”的言传身教,留学生同学对中国的“尊老”文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image.png

  虽然故事中有很多文化冲突,但正是由于这些冲突的存在,才能让留学生更认真地思考中国“老者先行”的含义,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尊老敬老的文化。

image.png

  通过这次话剧比赛,我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绝不是一项枯燥和艰难的任务。《论语微言》外国留学生版的故事创作活动,进一步扩大了《论语》的受众群体,丰富了传播的方式,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我们应该继续支持和参与这样的活动,为儒家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QQ|联系我们|网站荣誉|加入团队|免责声明|中国教育论坛 ( 闽ICP备13009482号 )  

GMT+8, 2024-4-26 06:41 , Processed in 1.1040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Theme bychinaedubbs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