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教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国教育论坛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

2021-4-8 17:41| 发布者: chinanews| 查看: 214| 评论: 0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

十堰市张湾区西城开发区中心小学 龚臣

《道德与法治》课涉及道德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生活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地,生活是第一性的。”因此向生活学习,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主导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于生活实际,实施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予以有效解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儿童的生活,挖掘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认真发现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直接参与体验性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感知活动,帮助儿童建立道德的认知和规则意识。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机械运用素材,生活化教学情境搭建路径不畅

部分教师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错误地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地位与作用,把大部分的精力堆放在教学案例上,准备了大量的教学案例,但是这些案例的内容并不是完全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的,甚至会出现一些编造案例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产生了阻碍,致使不能真正地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2.偏重理论教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路径不畅

部分教师过分地偏重理论教学,导致了生活化教学实践路径不顺畅。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素质教育的观念也不断深入,但是在目前我国的人才选拔模式仍然是通过高考决定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是将教学重点放在课本内容上,过分注重学生考试的成绩,只注重理论化的讲解,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实践对学生的作用,即使在小学阶段亦是如此,这种情况就进一步阻碍了教学生活化的推广,使生活化教学无法真正发挥效果。

3.缺乏有效激励,生活化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激励,生活化教学评价体系不是非常完善。科学的生活化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对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而目前我国小学生文化教学过程当中就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生活化教学评价体系也并不是非常完善,因此阻碍了我国小学生活化教学的进一步开展,也无法真正发挥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1.营造生活式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需将生活教育的理论融入教学活动中,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效率[1]。教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前,需明确生活教育理论的各项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便于将生活元素渗入课堂教学中,进而顺利开展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立足于生活对知识进行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比如,在对《家乡的名片》一课进行教学时,为了学生进一步感受教学内容,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如视频、图片、动画等将全国各地的特产展示在学生面前,之后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家乡的特产有哪些,在学生们回答“莲子”、“大闸蟹”......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现实先准备好的各种事物,通过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品,使学生的亲切感增强。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中,使之对知识展开主动理解与表达,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可充分体现教学联系生活情境的主动性,有效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课堂效率。

2.模拟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需要实用性很强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是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引导,也能够初步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规则意识[2]。教师在讲这些内容时,可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部分特定场景或情境予以模拟,把生活背景搬到课堂上,使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的体现有更深刻的感受。借助这样的方式会将学生的教学参与热情更好地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形成更加丰富的学习感受,并将部分课堂活动或学习实践任务结合起来,在第一时间对所学知识予以应用。

比如,在对《学会过马路》一课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借助相关道具在课堂上设计出相应的情境,并以“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为口号,训练学生的行为,进而让学生养成遵守交通秩序的良好习惯。这种情境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学生在知识接受上更加容易,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行动中印象深刻,进而促进课程教学综合质量的提高。另外,教师还可在学生将这些内容掌握后,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一边参与活动,一边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充满生活化色彩的教学往往会增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趣味性,进而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结合起来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学习理解,而不再认为这门课程的学习仅为教师的说教,如此一来便可更加深刻的记忆教学内容[3]。

3.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首先,教师应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做进一步加强,可将教学主题或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这些内容,如此相较于单纯的文字描述往往会带给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感受,也会起到更明显的启发效果。教材中大多数内容的生活化色彩均非常明显,为此,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生活化教学场景的创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春天在哪里》一课为例,教师可利用带学生到郊外春游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对春天充满生机的景色进行欣赏,并启发学生对鸟的鸣叫、田野里昆虫的形态予以观察,对春天的气息予以感受。利用教师引领学生“找春天”的活动,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与科学知识有所了解,在体验和实践活动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须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一个内在要求,就是让学生形成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而这也会加深学生对其它涉及的知识内容的学习感受。教师可在特定的教学主题背景下,让学生去完成生活化课堂学习任务,比如上文所述的“春天在哪里”的学习,可让学生先对春天予以感受,当他们有了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后,教师再讲解这部分内容,学生势必会有更加深刻立体的学习感受。

4.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巩固道德与法治课程所学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有一更好的理解,让他们有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就必须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4]。教师可适当地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作业,改变传统的纸质作业形式,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

比如,在将《节约水和电》一课教学完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对自己身边浪费水、电的现象展开调查、收集,并对浪费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予以总结。之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所收集的内容制作一份小板报。面对这样的课后作业,学生们兴趣高涨,且也会非常积极的完整,如此既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探索各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活动予以不断丰富,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戴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1):150-150.

[2]张静杰. 谈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学生活化[J]. 赢未来, 2017(10):0141-0141.

[3]钱文龙.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研究[J]. 教育, 2017(1):00260-00260.

[4]刘志国.浅谈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7(12):208.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QQ|联系我们|网站荣誉|加入团队|免责声明|中国教育论坛 ( 闽ICP备13009482号 )  

GMT+8, 2024-3-29 16:58 , Processed in 1.0915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Theme bychinaedubbs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